中国数学史网站是一个介绍中国数学史,外国数学史,纪念古今中外数学史和科学史家以及白尚恕教授为数学史研究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的网站。

中国数学史

外国数学史

数学史教育

数学史大系

家庭生活照

数学史新闻

杰出贡献者

数学史院校

白尚恕教授

青少年时代

数学史网站

国际研讨会

纪念我父亲

白尚恕专著

白尚恕手稿

专家珍贵照

数学史巨著

数学史经典

白尚恕巨著

伟大数学家


酸甜苦辣忆老师(高中)

日期:6/20/2016 阅读1225次

    酸甜苦辣忆老师(高中)
   天涯
   (2016年 5月 6日 修订)
   高中期间正赶上 “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回潮”。这是北京文革以来首次高中招生,只有10%的比例,我所上的学校(北京师大二附中)只招了两个班,共94人。同学都是各校的好学生,学习都很努力,被老师们誉为品学兼优。学校集中了最优秀的老师任高中的课。所以那几年还真学了点儿东西。
   当年我们那些老师的讲课,我至今还历历在目。
   先说班主任--郝某,女,四十上下,黝黑,形象一般,嘴唇发紫,不知是否心脏不好。文革前从山西基层调干到北师大政教系学习,想必当年郝某也是挺受重视的人物,毕业后成了政治老师。公正地说,她在政治老师里,讲课还不算是太差的。令人遗憾的是她思想太不“右”,整天满嘴阶级斗争,世界革命…… 下午放学后,她总爱把全班留下,进行思想教育,什么 “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改造世界观……”。各科老师留的一大堆作业等着我们做呢,可她却在那没完没了,嘴角冒白沫,把这帮孩子烦得呀,心急火燎,抓耳挠腮,敢怒不敢言。我恨不得上去给她拜三拜:“您老别累着,能不能放过兄弟们一码”?
   她是唯一一个和个别男生发生过口角的老师,而且还不止一个男生跟她吵过架,学生对她的说教太反感。至今我都不明白,她怎么就对那些“假大空”的政治口号那么热衷,只要一开口就滔滔不绝,一个多小时口若悬河,就像犯毒瘾似的。
   要论年纪,她已经当老师十多年了,可她却不具备作为一个老师的基本素质。在班上她明显地表现出对某些学生的偏爱和对某些学生的歧视。这是一个做老师的大忌。
   在她的课上,我们学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马克思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和弗洛伊德这样的词,倒也是在她的课上听说的。
   语文老师--章某,是个瘦瘦小小的江南女子,白白净净,五官挺生动,三十七,八的样子,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章老师课讲得不错,而且工作很卖力,要求我们每周写一篇作文。所以她除了当二班的班主任,备课,上课,改作业外,每周还要看94篇作文,给每人要写上几行,甚至小半张的批语,偶尔还对个别同学进行面批。当过老师的人都会清楚这个工作量。章老师很健谈,有的男生爱跟她开玩笑,章老师挥手就在男生的背上狠锤一拳,男生也不生气,还笑着说:“谢谢老师给我掸掸灰。”
   在她的语文课 上,我们学了《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药》、《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鸿门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劝学篇》、《井冈翠竹》、《海燕》、毛泽东的七律《送瘟神》、《答友人》、《别了,司徒雷登》、《介绍一个合作社》……
   后来,章老师成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系的教授,著有《心愿》、《名家书系列孙犁》等。
   英文老师--顾某,女,四十多岁,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据说顾某从小上的教会学校,英文很厉害。英语课上她带着我们大声朗读,并教会了我们一些简单句子的表达,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们跟她学了一些英文语法,短文,掌握了几百个英文词汇,也能用英文写出几句简单的小文。
   顾老师性格温和,总是面带笑容,和和气气的。元旦晚会上,她还和同学一起表演英文的小品节目。后来顾老师调往了某单位外事局作翻译。
   化学老师--沈某,女,五十左右,毕业学校不详。沈老师是一位名学者的夫人。可能是生活优裕的原因吧,沈老师保养得极好,皮肤仍有光泽,白里透粉,年轻时估计是个美人儿。沈老师的服装也考究,高档面料,剪裁得体。只可惜沈老师讲课差了点儿,是我们高中唯一一个讲课抓不住学生的老师。
   沈老师可能是喜欢音乐吧,每次上课前,她总爱让我们唱上一、二首歌。在她的课上,我们学了“碱、酸、盐”,化学元素表,有机化学等。前些年,我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沈老师在她丈夫去世后向国家捐赠了大量书籍,文物。
   数学老师--白某,男,瘦高,五十出头,眼睛不大,有点儿鹰钩鼻子。毕业于西北联合大学。白老师的讲课是有口皆碑,甚至有这样的说法:“没当白老师的学生,白进了这所名校”。
   白老师讲课特别严谨。有一次课堂上讲“平面”,书上的例子和图解定义说:“一个扳子钳着一个螺丝旋转一周所走过的路程,就是一个平面”,可白老师当即就说:“书上的例子不对,扳子钳着螺丝旋转一周所走过的路程,应该是一个螺旋。”他在数学课上,不仅教了我们书本上的函数,对数,解析几何,极限坐标、正切、余切、渐开线…… 还给我们介绍了不少课外的数学知识。如:华罗庚的“优选法,0.618”, 史丰收的“速算法”,还用珠算给我们演算过“乘方”,“开方”, 让我们大开眼界,方知中华民族的优秀祖先有着如此的聪明才智。高中期间我们还学了 “计算尺”(现在早没人用计算尺了)。白老师从北师大数学系借了一批计算尺,发我们每人一把,让我们拿回家用计算尺完成作业。
   白老师性格偏于内向,话语不多,大家对他都很敬重。文革后不久,他就成了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教授,带研究生,并多次到欧美、港澳台湾等地讲学。后来,白老师则是中国数学史和科技史领域里具有国际声望的著名学者,是中国数学史领域最有权威的顶级专家。著有《数学史研究——白尚恕文集》、《九章算术注释》、《中华文化集粹从书——睿智篇》以及60余篇学术论文。他组织编写了中国高等院校数学史教材《中国数学简史》、《外国数学简史》,领导了《中国数学史大系》和《中国传统数学名著导读丛书》的编写工作,在北师大主持召开了国际数学研讨会。他的一系列学术活动、著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提升了中国在数学史研究方面的国际知名度。1994年我回国时,还和同学一起到医院看望过已身患肺癌的白老先生,当时他在医院里,还带着一名会讲中文的德国研究生。1995年,德高望重的白尚恕先生病逝于北京。
   物理课我们有力学,电学两位老师。力学老师--职某,男,四十出头,瘦高,五官端正,毕业学校不详。职老师给我们讲课很认真,特下功夫。两节课下来,职老师额头上都是细细的汗珠,时而要掏出手绢揩一揩。物理课上,我们学了牛顿三定律,合力为零,自由落体加速度为9.8/米,射流,永动机为什么不可行......他讲的一个故事让我永远记住了“速度大压强小,速度小压强大。” 这条原理。很多年以前,在海上有一艘大船和一艘小船,当它们并行时,小船突然猛撞了大船。由于小船恶意侵犯,被判有罪,赔偿,小船倍感冤屈而又无奈。其实那是由于两船靠近时,小船内侧水流速度加剧,而使外侧产生更大压强,因而把小船推向了大船。当时的法庭解释不了这样的物理现象。他的另外一个故事是有关“共振产生最大振幅”。卫国战争时期,一队苏联红军走过一座桥时,桥忽然就塌了。那是因为士兵脚步的频率与桥自振的频率一致了,因而产生了共振,导致了最大振幅,所以桥就塌了。
   职老师的物理故事让我至今对他的课记忆犹新。职老师棒不棒,相信读者自有评说。他曾经是北京西城区第一界教学科研带头人,著有《物理》一书。后来职老师成了学校的教导主任。
   电学老师--朱某,男,三十多岁,明星级的帅哥。一米八多的身高挺拔向上,眼耳鼻口特别标致,天庭饱满,地格方圆,文质彬彬,气质潇洒,服装也格外整洁,是大街上颇有回头率的英俊男子,毕业于北师大物理系。朱老师不仅课讲得好,而且板书亦如其人,特别漂亮,字写得清秀飘逸。当时我们学校常有外宾参观,外宾一来,就被安排听朱老师的课。在有外宾听课的日子,你看我们的朱老师真是帅呆了。黑亮吹过的头发一丝不乱,一身剪裁得体的蓝涤卡中山装,裤线笔挺,皮鞋锃亮,举手投足一派学者风范。
   当然,朱老师的最大魅力并不是他的形象,而是他不仅课讲得好,而且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很尊重。一个同学的作业不够整齐,他就在同学的本上写了一句 “对不起,老师的眼睛不太好,请帮个忙,重抄一遍再交上来,谢谢。”同学只好认真工整地重写一遍,以后再也 “不帮这个忙” 了。他要求我们凡是做错的题目都要改过重新上交。他严格的同时又很客气,惩罚的同时又让你不失尊严。 一次考试,一些同学考得不好,朱老师没有一句责备,却在课堂上说大家学习很努力,是他的课没讲好。他将努力改进,还希望同学们积极努力和他配合。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他有时会给大家读一段报纸。我还记得有一次,他读了一篇知识青年在农村搞发电的报道,使得世世代代的农民家庭终于有了电灯。还有一次上课刚开始,他就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山。他说:“在前进的路上,我们碰到一座山,这山的名字就叫‘相位山’。这山很难爬,我要努力把你们拉上山,你们要精神高度集中,用尽力气和我一起爬山。”然后他就开始讲“相位”。在他的课上我们学过,二极管、三极管、偶合电路、桥式整流、单管低频半导体、电势差、弧度、相位、初级光学、小孔成像……
   同学们对朱老师是尊敬加喜爱,我也是他的 “粉丝”,每次上课前,我都认真地给他擦黑板,擦过之后,还用鸡毛掸子把粉笔沫掸一遍,弄得自己满身,满手粉笔沫。对他的物理作业,我倍加虔诚,一丝不苟,考试成绩很不错。前两年,我碰到了一位低几届的高中校友,她也是朱老师的粉丝,说,就因为朱帅哥,上大学时,她差点儿报考物理系。
   从朱老师身上我懂得了 “敬人如敬己”,懂得了 “艺高为师,身正为范”。对 “人类灵魂工程师” 的理解在我心中得到了升华。
   最后一次见到朱老师是在80年代,只见我们的朱帅哥,风度依旧翩翩,风采依然儒雅。前几年,在网上得知,朱老师是北京市物理教学科研带头人,出过书,参与编写了高中物理教材,是《物理教学的艺术》一书的作者,退休后又被学校返聘。可去年却得知朱老师有了老年痴呆的初期症状,听后还真为朱老师感到难过。
   难忘的高中生活在 “张铁生,黄帅” 出笼后结束了,“反击右倾翻案风” 断送了我们高中毕业后,直接报考大学的梦想。
   仅以此文向为我们贡献出青春的优秀教师致敬。
来源: 新浪博客


本网站制作者白蕴生,为纪念父亲白尚恕逝世十周年于2004年制作的中国数学经典网 站,欢迎访问。
由于本人不懂数学史,所以需要您的参与来办好中国数学经典网, 本网站的某些内容与编辑存在问题在所难免,还望您不吝指教,或您有更好的建议或建设性 意见,请与
白蕴生联系。
真心希望大家对於本网站一些需要更新的内容,及时
与我联系
本人发现有的网站以及出版社未经本人同意使用本站一些照片及内容用于该些网站 内容以及书籍出版,再次重申:本网站所有文字与图片资源以及程序不得未经本人 同意而摘抄,复制,盗用用于网站,出版,论文,和程序制作, 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后果由盗用者自负。

Copyright 2004-2020 MATHEMATICS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数学经典 版权所有